從「我是世界的光」看今日教牧倫理應用

王良玉 院長

耶穌又對眾人說:「我就是世界的光。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」(約八12)

經文解析

這是約翰福音中七個「我是+述語」中的第二個。若按當今學者認為,八1-11未見於約翰福音的原稿,那麼八12-20就應當緊接在七37-39耶穌邀請群眾來到祂面前喝活水的那段(八12「又」表明仍在住棚節的背景中,夾在這兩段中間的七40-52,只是記錄民眾對耶穌的反應,和猶太官員對耶穌在聖殿教導的反應)。

「光」字在約翰福音共出現23次,是本卷的主題之一。約一3-9清楚宣告了耶穌是「世界的光」與「生命的光」,那是作者約翰的見證。此處則是耶穌公開的宣告,法利賽人立即對耶穌的宣告做出反應,再次引發有關耶穌身份的爭議。

耶穌應許說,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裏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凡接受祂的教訓跟從祂的人,就不再在那惡者權勢的轄制之下(參約壹五19),不再走在無知的黑暗裏。也如使徒保羅所說:「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,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」(西一13)。在黑暗中的生命至終必定死亡,同樣道理,在基督光中的生命至終必定得到永生,它是「生命的光」。約翰福音第一章開宗明義提到「道」時說:「生命在他裏頭,這生命就是人的光」(一4),來到基督的面前意味著,來到那位裏頭有神生命的面前,那生命是人的光,也就是生命的光。

教牧倫理應用

1.我的燈需要油
牧者在進行教牧輔導之前,需先檢視自己是否有穩定的靈性與健康的情緒,否則助人卻不能助己,勉勵信徒靠主,自己反而軟弱跌倒。耶穌是世界的光,也是生命的光,跟從祂的不在黑暗中行,因此牧者本身要常在祂的榮光中被更新--我的燈需要油。

「牧師也會哭泣」一書的作者路茜爾‧雷芬達,以師母的身份、詼諧但又帶著些許辛酸的筆觸寫下了他對牧者的觀察:
傳道人似乎得在所有領域裡都顯出傑出的才能,舉凡行政、心理、教導、輔導、安慰、…都要有一手才行。牧者的性格結構似乎也該異於常人,他們應該比常人不容易折損,不必休息,每天能工作十六小時,而每週七天,天天工作。若三經半夜被電話吵醒,就不會再睡回籠覺,刺股懸樑去預備主日的講章了。1

以上的描述似乎將牧者看為超人,但不可否認,有些信徒的確是如此看待他的牧者。生活在這樣高期待的環境中,重要是牧者對自己的職分、能力是否有所認知,以免自我膨脹或貶抑。牧者需要抓住事奉動力的源頭-親近神,常常來到神前、並透過有經驗值得信任的同工或輔導者,得著扶持與幫助。

神所重用的僕人慕迪在晚年時有人問他:「你怎麼可以持續為主作工?並年復一年地傳講上帝的信息?」他回答說:「我從未失去對上帝奇異恩典的讚嘆!」 2慕迪的話道出了一個屬靈的秘訣-讚美使我們從新得力,讚美使我們與神的關係更親密,我們不是為了事奉而事奉,為了得人肯定而事奉,乃是因著被主愛激勵而事奉。

2.領袖或僕人
談到跟隨,我們很清楚知道是跟隨耶穌,但牧者仍然不能拋去他引路者~把人完全引到神面前的職分。那麼,牧者是以甚麼身份來帶領信徒跟隨主呢?他是僕人或是領袖?唐佑之在其「教牧倫理」一書第二章「權威與服侍」中強調:3傳道人蒙神賜予真理的知識,使他有權為神發言,所以他必須強調權威;另一方面他是為眾信徒服務的,工作性質是僕人,行事為人需謙卑,不可自承權柄,這也是主耶穌為傳道人所立的榜樣。

一個不明白權柄運用原則的人,手中若握有權柄,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。因此牧者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以僕人身分從神領受權柄,並靠主智慧運用權柄。保羅在林後三次強調,權柄是為造就人而非敗壞人(林後十7-12;十二19-21;十三5-10),正是此意。

那麼,今日教會牧者需要帶出怎樣的僕人事奉呢?筆者認為陳濟民所提:「我們需要僕人樣式的牧師,僕人樣式的領袖,僕人樣式的培育者,僕人樣式的推動者」是切中時弊的觀察。4信徒靈命需要牧養,教會治理要有領袖,真理根基需要培育,各項事工需要推動,這都是牧者要關懷的,但關鍵卻是必須以僕人樣式帶出生命榜樣。

3. 作個得勝者
約翰福音的寫作風格傾向於使用對比,例如,生命與死亡、光明與黑暗、自由與為奴,這種對比法源於約翰的宗教觀,也就是滲透於他世界觀中的宗教二元論。

信徒在得救之後因成為光明之子脫離了黑暗的國度,即進入了爭戰的人生。耶穌在太十六18對彼得說:「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,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。」明言教會將面臨爭戰,但也必能得勝。保羅亦警惕信徒當穿上全副軍裝,與空中屬靈氣的惡魔爭戰。(參弗六11-12)他也勸勉提摩太要為真道打那美仗,持定永生;而他自己更是已打過了美好的仗。(參提前六11;提後四7)

當信徒面對苦難或信仰上的軟弱時,牧者以神的話鼓勵安慰,讓他們體會行在光中是主已作成的事,但要跟隨到底、堅持到底,才能成為得勝者。
耶穌是世界的光,他呼召人來跟從祂,其實從認識、信靠到跟從,應也隱含著成為門徒之意。對教牧同工而言,先要留意自己的屬靈光景以持續行在光中,更要以僕人的樣式活出生命的榜樣,帶領群羊都能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與得勝者,才能為主打美好的勝仗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路茜爾‧雷芬達(Lucille Lavender),《牧師也會哭泣》,胡偉利、江榮仁、楊之宏譯,(台北:大光,1998),p.4。
藍登(H.B.London Jr.)編,《我的燈需要油-教牧甘苦有人知》,朱麗文譯,(台北:愛家,1995),p.59。
唐佑之,《教牧倫理》(香港:浸信會神學院,2005),p.40。
陳濟民,《輕易坦蕩事奉主》(台北:華神,2002),p.14。

精選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