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喜的福音:神子降生神曲

兩千多年前,巴勒斯坦中野地伯利恆天空下,夜裡降生了一位救主-就是耶穌基督(路2:11)。這是天使為人們所帶來的第一首彌賽亞頌,卻也同時是一首「奧古斯督·神之子」1 頌曲。使徒路加記錄著非常「政治化」2的對比,在路加福音2:1-14節之文意中,將救恩歷史之重要意義呈現,因之路加被稱為「福音史家」3。一方面路加以頌曲傳揚譜寫出耶穌降生的救恩福音故事,一方面卻藉著歷史時空背景,將耶穌的「道成了肉身」宏大敘事,對照於偉大的羅馬帝國王朝─崇高尊敬而蒙神明福佑4之君「奧古斯督·神之子」;在那羅馬歷史舞台的長河之中宣告大喜信息─天使如此歌詠著:「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、是關乎萬民的。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,為你們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」(路3:11-12)路加的神子降生神曲,譜寫神國凱樂美妙。

路加的神子降生神曲,相當偉大,不單以歷史的角度鋪陳嬰孩耶穌的至尊至聖,更是攸關到整個彌賽亞救贖計畫思維的教導。這首「大喜的信息:神子降生神曲」有幾樣特色:

 

一、大喜的信息來自「王者誕生」的福音(Good News)

當路加用「福音」(好消息)這字來宣稱與暗示,耶穌這位彌賽亞降生的大喜訊,正源於這個用詞的文化與政治立場舉足輕重,因為「羅馬皇帝奧古斯督」的出生,正是被宣告為「大喜訊」。5其實路加福音第二章一開始便這樣詮釋著:「當那些日子,該撒奧古斯督有旨意下來,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」(路2:1),這裡正將「奧古斯督的旨意」這聖旨化的宣告,拿來與耶穌的降生大喜訊宣告相對比,真是異曲同工之妙。這種「公函」6式的「公開的諭令」7宣告,架構於奧古斯督被稱為「世界的救主」的好消息!同時也對應著,聖子耶穌的降生,正是「救世主降生」。天使報的是「大喜的信息」,詞句結構如詩歌,但路加使用的字眼「福音」,原是指「羅馬皇屋大維之聖旨或公函」─暗喻耶穌其實才是真正的「奧古斯督」。這位彌賽亞,永恆的天上君王,遠超過地上王「奧古斯督」。彌賽亞的「救贖福音」將挑戰羅馬帝國奧古斯督的「戰功彪炳、豐功偉業、成就與功績的好消息」。8

耶穌是彌賽亞-這在路加的筆下有跡可尋,因為路加在耶穌降生前,充充分分地先描繪出施洗約翰的降生,說明施洗約翰有「以利亞」的心志(1:17),這是被神所認同的彌賽亞先鋒官的角色。使徒馬太在耶穌後來事奉時,面對施洗約翰被質疑身份,祂便提到「你們若肯領受,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」(太11:14);而這以利亞先鋒官角色的說明,正回應了先知瑪拉基所預言的「萬軍之耶和華說,我要差遣我的使者,在我前面預備道路,……」(瑪3:1)以及「看哪,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先,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」(瑪4:5)。這些都提醒了施洗約翰的角色,若是「以利亞」以扮演神之先鋒官-先於彌賽亞之前出現;因此,這位後來來的彌賽亞便意指主耶穌自己,他是萬王之王、萬主之主。故此,路加是以奧古斯督王的尊稱來鋪陳耶穌彌賽亞身分降生的背景。

當路加論耶穌是至高者(至高的上帝,創14:18)的兒子(1:32),比較路加論到施洗約翰為「至高者的先知」(1:76),藉此表明耶穌就是「神的兒子」(詩2:7,路1:35)。神爲父,彌賽亞爲兒子的關係,在撒下7:14大衛之約可見此預言。耶穌爲王、繼承大衛之約,被稱為「大衛子孫」,而且是「直到永遠」的約。彌賽亞爲永遠的王,是舊約「救主」觀念的註腳(詩74:12-14、撒下7:13, 16、賽9:7、詩89:3, 28、132:11)。
耶穌的名諱是以馬內利,是「神與人同在」平安的保障,路加便以「奧古斯督和平」(the Pax Augusta)9 來說明耶穌降生正是神賜下這「和平之君」-因之,這位耶穌和平之君帶來真正平安,正如路加使用了大喜信息中的祝福語言:「神賜下平安給神所喜悅的人」 。10

 

二、大喜信息來自於「神的兒子」11 的認信

當路加在耶穌的家譜,追溯上了「亞當是『神的兒子』」時(路3:38),便以「神的兒子」這樣的認信宣告:耶穌就是「神的兒子」(路1:35)!這也正顯明耶穌不單是「人子」,也是「神子」。耶穌不再只是奧古斯督式「人口中的神子」,而是比奧古斯督這位「神之子」稱呼更具備「神子」之神性本質,光輝與神聖。「路加大膽表明耶穌是神的兒子(Son of God),與其他神的眾子(sons of god)有明確分別。」 12

過往詮釋路加福音,「人子」這個稱呼主題,使路加福音失去了針對當權者對比的光彩,而從羅馬政治的文化與奧古斯督神之子的角色對照,路加真正傳遞的是耶穌不單是人子,更是「神子」的呼應,來證明大衛城好消息(福音)宣告的是「神子降生」!路加似乎告訴提阿非羅這份訊息:這位耶穌比奧古斯督羅馬大帝更配稱為神的兒子,同時也展現藉著「人子」的稱呼,說明基督擁有人性特質。路加這本「基督行傳」中,先以五首頌歌13歌詠「神的兒子」耶穌降生,然而整本路加福音,使用了「神的兒子、神的聖者、我父」這些字眼來說明或暗示耶穌是神的兒子,共近18次。也正如路加用類似猶太人עמש(Shema)14的頌歌記載著:「這是我的兒子,我所揀選的,你們要聽他!」(路9:35),路加以此「耶穌是神兒子」的信仰告白,向提阿非羅說明基督徒對耶穌的認信。

因著耶穌是神的兒子,路加說明劃時代、新紀元的日子來到,如同奧古斯督成為羅馬和平、光輝烈烈的新時代般,這位神之子,也將開啟恩年的事奉(路4:16-21)。隨著基督行走各城各鄉,將上帝「釋放」15的心意,藉著福音展露出來,使人從魔鬼掌權之下釋放、從債務之中釋放、從罪惡之中得釋放。

 

三、大喜的信息開啟著「神國臨在」的宣告

路加的兩國論,並非只存在使徒行傳1:1-11的神國與以色列國的分野。路加在路加福音-基督行傳中,便是以人間地上王的統治:如希律王(路1:5)、奧古斯督王(路2:1)的人國來架構與「神國」的對比。因此整本路加福音會有著「神國臨在」的宣告事實:聖殿(神國)中的服事(1:8-11)、神(國)的救贖(1:68-71)、神(國)的平安(2:14)、神(國)的王道(3:4-6)、神(國)的兒子(3:38)、神(國)的恩年(4:18)、神國福音(4:43)、神國寶訓(6:20-49)、神國眷顧(7:16)、神國先知(7:28)、神國福音(8:1)、神國奧秘(8:10)、神國的道(9:2)、神的國(9:27)、神的國(9:62)、神的國近了(10:11)、看與聽見神國(10:22-24)、神的國臨近了(11:20)、先求神的國(12:31)、神國比喻(13:18-20)、神國(13: 29)、神國筵席(14: 15)、神國福音(16: 16)、神國在人心(17:21)、承受神國(18:17)、神的國(18:29)、神國的王(19:38)、神國與人國(20:25)、神的國近了(21:31)、神的國(22:16)、神國座席(22:30)、神國之王(23:3)、神國降臨(23:42)、神國盼望(23:51)、神國福音(24:47)。這是路加神國臨在之宣言。

 

神的國臨在不再是個夢想與盼望,而是基督徒可以活出「在地如在天」的行事為人(神國公民之生活),所以「路加福音+使徒行傳=神國行傳」亦不為過。因此大喜的福音,歌詠著神國臨在的喜悅與福澤,是耶穌降生所帶來的預告與宣言。

路加的筆觸極其細膩,運用羅馬帝國文明與政治文化,譜寫著神國的福音。在整個文化、哲思與史學之間,洞灼機先、遊刃有餘。大喜的信息,宣布福音的來臨:神國救恩臨到,普世歡騰、萬民蒙恩、平安自由,正是聖子降生真正的好消息。路加神子降生神曲,奇妙! 

 


 

附註:

1 主前27年,元老院會議,送給了羅馬皇帝屋大維新名字「凱撒、奧古斯督,神之子」,這是來自羅馬宗教「觀鳥占卜」觀念,以尋求神明的認可與指導。見阿德里安.戈茲沃西,《奧古斯督:從革命者到皇帝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16),252。亦參考曾思翰,《敘事鑑別學:路加福音-使徒行傳選讀》(香港:環球聖經公會,2010),115。曾思翰說:「路加的神的兒子,不單是神學表述,也是政治表述,宣告他遠勝過地上最強大的君王。」
2 「路加筆下的耶穌是有政治色彩的耶穌」,曾思翰,《敘事鑑別學:路加福音-使徒行傳選讀》,114。
3 馬歇爾,《路加:歷史學家與神學家》(新北:校園書房,2010),31。

4 陳潤棠,《新約背景》(台北:校園書房,1986),90。「奧古斯督」意即「蒙神明福佑的人」地位與神相等。
5 見達雷爾‧博克,《路加福音(卷上)》(香港:漢語聖經,2016),96。
6 孫寶玲,《逆轉人生的上帝之子:路加福音析讀》(香港:基道,2005),44。
7 Archibald T. Robertson, 《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:卷二 路加福音》(美國:美國活泉出版社,1990),46。

8 鮑維均,《路加福音(卷上)》(香港:天道,2008),80。
9 Maria Teresa Gucitoli,《世界文明之旅-世界帝國的羅馬(歐洲區)》(新北: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,2009),91。「他是元首,同樣地他恢復了政府結構以尋求和平以及和諧(奧古斯督和平the Pax Augusta)」。史家所稱的Pax Romana,意思是「羅馬和平」,約有200年左右。
10 莫理斯,《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:路加福音》(新北:校園,1996),107。
11 孫寶玲,《逆轉人生的上帝之子:路加福音析讀》,69。
12 曾思翰,《敘事鑑別學:路加福音-使徒行傳選讀》,115。
13 見「讚美的福音書」雅稱。五首有關基督降生的詩歌, 見於路加福音: Ave Maria〈福哉馬利亞〉,路1:42-45;Magnificat〈尊主頌〉,路1:46-55;Benedictus〈以色列頌〉,路1:68-79;Gloria in Excelsis 〈榮耀頌〉,路2:14;Nunc Dimittis 〈釋放曲〉,路2:29-32。
14 עמש(Shema)的意思是「聽」,猶太教傳統中,「עמש」也是指猶太人每天唸誦的三段聖經經文:申命記6:4-9、11:13-21和民15:37-41。猶太信仰的核心是「一神觀」,因此,「עמש」在猶太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,儼如他們的「信仰宣言」,見以色列福音差會第46期通訊。 http://cwichinese.org/shema/
15 見亞德麥耶、格林、湯瑪恩合著,《新約文學與神學:四福音及耶穌》(香港:天道,2004),13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