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與哀哭的同哭
│聖經研究碩士科 洪慧燕│ 這學期的教牧關顧課程,透過不同專題,不斷被提醒:許多受傷的心靈,需要被安慰、被關懷,更需要被「同理」(empathy),而非「同情」(sympathy)。具備「同理心」,是每個人都需要裝備。羅馬書 十二15 「與喜樂的人要同樂,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」告訴對方:我明白你的心情,我也能感受你所感受的。

【課堂見證】有量,才有質
編按:由蔡仁松教授(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、美國富勒神學院神學碩士)、李富華師母(台灣佳美生命建造協會理事長、美國基督徒輔導協會會員)所開設的「人際關係成長課程」,已圓滿授課結束。四天的密集課程在老師的悉心帶領教導下,學員們皆感收穫豐富。
教牧證書科…

【課堂見證】主愛寬闊 奇妙無比
編按:由蔡仁松教授(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、美國富勒神學院神學碩士)、李富華師母(台灣佳美生命建造協會理事長、美國基督徒輔導協會會員)所開設的「人際關係成長課程」,已圓滿授課結束。四天的密集課程在老師的悉心帶領教導下,學員們皆感收穫豐富。
聖經碩士科…

【課堂見證】人際與事奉
│道學碩士科 胡安文│在人際關係上,建立真實的互信與坦誠非常重要,要做到這一點,首先得學會同理,同理心的反面便是自我中心。先懂得他的心,就能作出準確的回應。蔡老師在他多年的事奉中,幫助過許多人,他發現75%的問題只要傾聽就能解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