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世界的門徒

張益禎主任

一、引言

使徒馬太記錄主耶穌的福音運動,當記載主耶穌登山寶訓的講論中,提到主耶穌要門徒正視自己成為基督徒的「身份」與「責任」。這個身份是活化信仰的見證,而責任則是福音推動的認知與態度。對猶太的門徒而言,不單單是要認識主耶穌的教訓——「新律法:八福」,而更是活出「新律法」的具體精神與完全;而這點,登山寶訓對於今日的基督徒更是顯明「道成肉身式進入人群」的信仰體驗。

馬太福音5章13-16節:
「你們是世上的鹽,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他再鹹呢?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你們是世上的光,城造在山上,是不能隱藏的。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」

當主耶穌對門徒談及天國憲章,而在八福倫理之後,他強調信仰生活理當就是發揮「光鹽生活」的比喻。而這段比喻對猶太門徒而言,是非常日常生活化的比喻,但有些特別的是,一來這是否會與猶太人選民論有何衝突或需協調之關係呢?二者是主耶穌在天國憲章裡特特指出基督門徒的身份是光是鹽,是一種特殊的說明嗎?第三、到底主耶穌針對猶太文化下的門徒,想讓門徒瞭解怎樣的新選民觀呢?四、面對21世紀的基督徒而言,應該活出怎樣光鹽生命呢?這些皆值得深思與探索。

一、猶太文化下的選民觀

猶太人如何享受選民的身份呢?根據猶太人的文化,可以發現他們對自身猶太人是相當有「憐憫」的,舉凡針對鄰舍與猶太人的中下階層,皆定有恩慈制度來接待旅人與孤兒寡母。對外邦人,除了奴僕(算是猶太人給於他們很有恩典)的族群,一般寄居者,雖是次等公民,但在節期上,仍然有猶太人對這些貧瘠者有所補足。

或許可以這樣理解,猶太人知道神的愛必須臨到那些需要者,可是關心外邦人上,猶太人卻很被動。從主耶穌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(路10:25-37),提到旅客被搶劫毆傷了,但走過他身旁的「利未人、祭司」仍以自身潔淨與身份關連為考慮因素,拒絕為那傷者服事。最後是受「蔑視者」撒瑪利亞人出手救治傷者,所以主耶穌直接問,誰是傷者的鄰舍?可以看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。猶太人似乎只關心自己的族群。而這些主要還是與猶太人之選民觀有極大的關連。當然更緊要的是「猶太祭司、神職階層,對於救苦扶難,缺乏真正的憐憫與神的愛」。

所以主耶穌教導上,提這光鹽生活說,對猶太人的信仰生活,是個很大改革的議題,他將會打破猶太人過往嚴肅拘泥的選民觀。因而主耶穌鼓勵猶太人要將恩慈與愛帶入鄰舍:撒瑪利亞人要被接納入猶太群中,而這代表著:種族分隔與傳統自我思維要調整,要以神的眼光看世人,恩典要擴及外邦。主耶穌要將門徒的眼光,從猶太信仰的單一高傲選民觀,要帶入關心世界與外邦道成肉身的入世觀!

二、門徒在公共群體內的角色

主耶穌在登山寶訓論及「門徒是世上的鹽、世上的光」,這是為何緣故?換句話說:「主耶穌認為基督門徒在世界上是光鹽的信仰見證群體」。這是一種進入世界性「公共議題」的說法,但如何跨越猶太人選民觀的侷限?而對羅馬帝國時代的猶太人,那鹽光的比喻,又有哪些特色,與整體猶太社會有何關連?而這些思考便會同樣是羅馬、猶太社會公共議題與基督屬靈信徒之間發生了怎樣關連的問題。基督信徒的信仰與社會中公共議題產生了相當緊密的關連性。而羅馬人曾幽默說了句俗語:「沒有別的東西比太陽和鹽更有用處。」所以主耶穌在此,便從基督徒是光與鹽對人的角度,論起這些公共議題的探索。

依據馬太的經文,提到是「鹽是調和用,光是照亮用」,但其中還有何重點?而這些重點與社會群體關係又是什麼連結?可以看見相對性之應用於與世界、社群、人際連結的「公共議題」之討論。按著使徒馬太寫作文意表達要如何調整基督徒處世生活態度,他認為應是「光鹽生活→失味黑暗→調味照亮→合宜本位→光鹽生活」的「永續」循環。

探討光鹽生活,先看鹽的功用:

1.鹽的特質有多元,聖經中使用鹽的文字也多元(如潔淨、防腐、堅定、調味等等),但馬太福音主要將之放在「調味」的定位。「你們是世上的鹽,鹽若失了味,怎能叫他再鹹呢?以後無用,不過丟在外面,被人踐踏了。」(太5:13)主耶穌希望門徒能對世界起調味作用。這是根據「巴勒斯坦地方在作菜調味時,是用一種含有鹽分的石頭,每煮一次,鹽分就失去一些,直到鹽分沒了,所剩的石頭也無法作其他用途,只好將它丟棄。」這樣的意義,使得「會失去鹽味」成了警惕。如果落此下場,就被丟棄而踐踏。

另外據傳在古老猶太教傳統中,如果猶太人背叛了信仰,然後再回頭時,在蒙接納回到會堂之前,必須躺在會堂門口,讓走進會堂的人用腳踩在他身上。而後有些基督教團體也繼承了這一個傳統,凡被教會法規驅逐的基督徒,在他蒙接納歸回以前,也要被迫躺在教堂門口,對走進來的人說:「踐踏在我身上,因我是那失了味的鹽。」所以,失了味不單是「無用」,更是「被鄙棄」。

此外針對當時社會與人交往的習俗說法,也是保羅在西4:5-6「你們要愛惜光陰,用智慧與外人交往。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,好像用鹽調和,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。」這就是猶太人「智慧」與「鹽」之間的「雙關語」,也關係到社會人際與基督信仰(教會)之間的「公共神學議題」。

第一世紀末有一拉比說過一個故事:有人問他,無味的鹽要怎樣才能再鹹?他回答說要用騾子產後的胞衣來使它再鹹。問題是:在智慧知識中,騾子是不能生產、生育的,怎能出現胞衣?因此他的意思其實是:「問愚蠢問題的人,會得到愚蠢的答案」。所以真正的鹽,不能失味,如果失味,就不叫鹽了。真的若鹽失味,如何再鹹?當然不能,因為無味的鹽已無意義、毫無用處,就算加多也無濟於事。所以有鹽味是智慧人生不可或缺,是和睦與人交往的調和。

2.調味料必須適量,不可強出頭。若鹽太鹹,只注重鹹味的人常會失去與人和睦的機會。事實上,有趣的是原本只要一點點鹽,便能對周遭廣大的事物發揮影響的作用。而且一開始雖是能見的鹽,卻是在調味的「安靜」中,靜悄悄地進行融化與擴散的工作;一旦鹽產生作用,便只能限制,而完全不能制壓或消除其效用。所以鹽對世界而言,必須「守本分」。守本分是「傳道書」所羅門智慧的中心要旨:「這些事都已聽見了,總意就是:敬畏神,謹守他的誡命,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(或譯:這是眾人的本分)。因為人所做的事,連一切隱藏的事,無論是善是惡,神都必審問。」(傳12:13-14)所以門徒守本分:就會「敬畏神」!

3.鹽必須要溶解才會產生調味、防腐及清潔的作用;所以是鹽的基本原則最重要的就是,「要讓自己消失掉」!也就是「犧牲自己讓別人得到利益」。這是箴11:24-25所說,「有施散的,卻更增添;有吝惜過度的,反制窮乏。好施捨的,必得豐裕;滋潤人的,必得滋潤。」因此,從上帝所領受的使命,就是需溶解(犧牲)自己然後發出鹽味。對於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,又何嘗不是基督犧牲自己,使人領受「赦免」恩典?

至於光也是這樣的特質,馬太福音這段經文,主耶穌使用光的一項特質:「照在人前」。換句話說,指著光的照明,能反映出光的榮耀。所以這樣,也有它幾項特質:

1.驅除黑暗,帶來光明:只要一點點光就可趕走所有黑暗,基督徒雖說是少數,但只要確實發揮功能,就能對整個社會產生極大作用。所以當主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,因為光可以除去恐懼與寒冷、帶來溫暖。約12:46:「我到這個世界來,乃是光,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,若有人聽見我的話而不遵守,我不審判。」基督門徒是光,他們是屬基督的,生命遵守主耶穌的教訓,不行走在黑暗中。

2.消除混亂,使人生邁向正途:基督門徒是光,正如港口的燈光,警告暗礁的危險,同時讓水手確認目標平安行船。黑暗是混亂的,門徒要在這個黑暗世代中,像主耶穌這盞大光去赦免人,使人不再走歧途,帶給人們能有邁向正途的盼望。使徒保羅道:「你們行事,總要做光明的兒女,因為光明所結的果實,就是各樣的良善、公義、正直。」(弗5:3-9)基督徒的行為必須跟聖經的原則一致,作别人的榜樣與見證基督。

門徒怎樣是世界的光?當「城造在山上,是不能隱藏的。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台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」(太5:14,15)一個「立在山上」的城,絕對易被看見,甚至距離很遠的地方一定更看得見。跟從耶穌基督的人會很容易被人看出他們在節制、貞潔、工作勤懇、言談合乎體統和家庭和睦等敬虔品質方面,努力給人留下好印象。(多2:1-12)他們也決心「不屬於世界」,不隨意參與世俗的政治紛爭、啟動戰爭的危機,且遠避不道德的生活方式。(約15:19;17:14-16)如今,神國近了,基督的門徒要道成肉身進入這個世界為主的榮耀作見證。這些似乎不單單在信仰層次,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層次裡,都顯明基督門徒在人群中,需要分別為聖之外,也要能起「完全」的品德品質。

3.基督生命是在信徒得救時,藉聖靈住在信徒的心中,然後基督的生命在信徒的身上漸漸長大,基督生命的光也漸漸明顯,並成為生命之光的傳送者。所以,基督徒是光,只是因為與基督生命的聯合。主耶穌也說過:「我是世界的光,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裏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」(約8:12)

基督門徒是世界的光,面對世界各角落的黑暗,基督徒是有責任去帶出火炬照亮的意義。不論是以光照屬靈的省思或者實質的推翻不公義的黑暗勢力,基督徒都應該善盡自己光源的本分。

三、面對世界的門徒

面對整個帝國的勢力,這個在基督裡剛成立的社會群體——基督徒該發揮什麼效用,才是「光、鹽」的實質見證?

在斯托德的道與世界(The Word and The World)中他提到類似「一手聖經,一手報紙」的講道觀念,這是與卡爾巴特的宣告異曲同工:「要拿起你的聖經和拿起你的報紙,並兩者都閱讀,但從你的聖經解讀報紙。」這表明我們每一位基督徒要對世界局勢認識與熟稔。如果基督徒不對世界發出警聲,又如何推廣福音來影響周遭的人們呢?基督徒不僅該擁有「聖經信仰的知識」、加上「以光鹽生活調和的愛德」,再加上「聖靈活化出基督品質的生命力」,那麼成光為鹽的聖徒生命,就為主成就福音託付。

結論、

從個人靈命成長,到「一手報紙、一手聖經」的關懷社區,直到如今,面對世界的信徒要走出教會四圍牆壁,走入人群為主作美好見證,這才是光鹽不失味的生活。